漲薪潮引發西方震動 中國出現“劉易斯拐點”?

北美健康生活网-多伦多社区 youlife.ca 02-01 健康评论()


富士康事件深度思考‧加薪

  富士康事件掀起了中國新一輪加薪潮。今年以來,中國已有十幾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平均漲幅10%以上,出口制造業地標性企業富士康等公司大幅提薪引發世界震動。各國媒體驚呼,廉價勞力將不再是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企業加薪的背後涵蓋了中國社會的深層次問題︰隨著富余勞動力的減少,中國已觸及“劉易斯拐點”,來華投資企業已意識到“世界工廠”不再是廉價勞動力“天堂”了。

沿海企業普遍漲薪

中國的薪資水平僅相當于墨西哥的1/3,巴西的1/4,人們認為富士康30%的工資漲幅並不大。但是,富士康加薪直接帶動了沿海地區工廠的加薪潮。今年中國各地已有十多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湖北、寧夏、福建、廣東、山東等省上調幅度超兩成,上海、浙江和廣東的最低工資,已超過千元人民幣。

不管此次中國企業加薪潮到底能給員工帶來多少福利,可以肯定的是,一直被全球認為“廉價”的中國勞動力不再廉價。

法國電視1台援引法國奧弗涅大學學者勒納爾的話稱,中國工人工資水平提高是大勢所趨,反映了社會的進步。西方應適應“中國制造”不再便宜的新情況,而中國也正試圖在諸如新能源等領域加大科技投入,以盡快擺脫單純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爭取出口優勢的局面。

“世界工廠”不再廉價

劉易斯拐點︰由經濟學家劉易斯提出,指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短缺的轉變。

中國上一輪經濟發展無疑要感謝廉價的勞動力。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經歷了長達20年的生育高峰期,這導致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勞動力優勢集中爆發,到了20世紀90年代,勞動力的富余和廉價吸引了全球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設廠,也直接將中國送入經濟高速增長快車道。

不過我國人口結構正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將告別廉價勞動力時代。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蘿曾指出,從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趨勢看,中國一般的勞動年齡人口(16歲至64歲)在2010年至2015 年將處于峰值。“目前,我們正處于‘劉易斯拐點’的過程中,隨後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將不斷下降。”

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短缺的轉變,被稱為“劉易斯拐點”。在此拐點到來前,勞動力無限供給,存在“人口紅利”。

數據表示,2005年到2009年中國工人數量一直略微超過職位數;而這個情況在2010年出現逆轉。現在工作機會多過工人總數。

富余勞動力的減少最先讓沿海企業感受到了。“民工荒”讓企業經常抱怨找不到農民工;與此同時,農民工也抱怨企業給出的薪水過低。

薪金水平一部分反映了中國工資水平的提高,而更大部分地反映了 “80後”、“90後”的中國農民工是區別于“70後”的。

 國際企業是否撤退

中國工人漲工資牽動著全世界龐大的產業和利益鏈條。有專家指出,由于人力成本是企業成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工廠”加薪潮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成本壓力,實力不濟的企業可能將遭淘汰,全球將引發消費品價格提高。根據分析師預估,按富士康深圳廠區約45萬人計算,如果薪資由900元大幅調升至2000元,每個月約增加5億元成本,等于額外吃掉1/3的獲利。外資企業會不會因為中國勞動力告別廉價時代而撤退,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呢?

美聯社預計,可能會有數以千計的公司不得不把業務搬到越南等低人力成本國家。印度媒體也表示,中國的工資上調可能對印度有利。在中國沿海地區設廠的外資正考慮向印度等地搬遷生產能力。

不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表示,外資看重中國的幾點因素並未改變。首先,63%的外資看重的是中國市場的未來潛力,其次,中國相關產業配套比較完善,比如筆記本電腦涉及的上下游產業,在中國都能找到很好的支持渠道。最後,中國有大量高素質的勞動力市場。目前每年,中國有600 萬的大學畢業生,此外還有大量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

經濟轉型必經之路

針對這輪中國企業加薪潮,全球發出更多的是贊同的聲音,認為中國農民工若有更多工資進賬,將會帶動中國的消費能力,從而有助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許多專家認為,給工人口袋中放入更多錢,將會促使他們盡快轉變成消費者,也加快中國向進口市場邁進。渣打銀行經濟學家嚴瑾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它將開始推動消費開支。”

金融危機的爆發,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如何從以投資、出口為主的經濟發展結構轉向以消費為主的結構?如何讓老百姓敢于消費、樂于消費?那就是老百姓兜里有富余的錢,提高國民收入,增加工資是硬道理。

任何一個發達國家不可能永遠依靠制造業發展。美國、日本都曾經完成了由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制造業的優勢很可能會被其他勞動力更為廉價的國家所取代,但產業升級、經濟結構合理化則將成為必然的路徑。

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外國媒體的贊同。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這是一個分水嶺。漲薪潮注定要改變這個國家的經濟。” 瑞士《視野報》報道,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較高的工資對中國也是重要的,這可以推動國內消費,使中國經濟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特約撰稿 李薇

 富士康事件深度思考‧關懷 日本企業將心理列入常規體檢
  

富士康連環跳余悸仍在,企業關懷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除了加薪,如何更好地保護員工的生命和利益,其他國家的辦法值得借鑒。

日本堪稱自殺大國。“平均每天都有90人選擇自我終結,這就是日本的現實。”新出版的《日經Business》這樣評述。日本企業為解決員工自殺問題,將心理健康檢查列入常規體檢項目。

抑郁癥是主要原因

“對不起,死在前面了。”2009年春天,36歲的藤堂誠二在電話中和妻子講完這句話,便縱身從就職公司的樓頂跳下。激烈的競爭、無休止的加班以及日漸淡薄的同事關系,還有因工作環境轉變而帶來的壓力,令藤堂在一年前開始出現抑郁癥病狀。

日本警察廳公布的自殺動機分析結果顯示,近一半的自殺者在生前都有“抑郁癥等健康問題”,抑郁癥成為導致日本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因為近年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去年因“失業”、“就職失敗”和“生活困苦”而自殺的人數,也分別比前一年增長了65.3%、39.9%和34.3%。“過于勞累的正式雇員以及沒有穩定工作的非正式員工,致使雇佣關系變得異常脆弱。”

國家為自殺立法

為遏制住不斷增加的自殺人口數,日本政府開始在“國家參與”上著力。2006年10月28日,《自殺對策基本法》開始實施,當中對于自殺預防的調查研究、醫療體制完備、地方公共團體與雇主責任、以及自殺者親屬關懷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此外,內閣府還設置了“自殺綜合對策會議”這一特別機構,協調統籌厚生勞動省等各領域主管部門開展各項活動。

作為日本財政年度結算月的3月,是企業最容易申請破產及裁員的時期。2009年起,日本政府將每年的3月定為“自殺對策強化月”,並于今年3月,在全國範圍內推出了“爸爸,睡得好嗎?”的公益活動。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向民眾普及自殺預防知識,號召對于周圍有抑郁癥及自殺傾向的成年男性給予關照。

在本月,厚生勞動所設立在日本各地的“Hello work”公共職業安定所,則將集中一部分力量致力于為失業人口提供包括心理輔導在內的特別支援活動。

團體提供支援

在地方,各種公共團體、非營利組織也紛紛通過設置專門咨詢窗口與網站、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上門訪問等方式,為感到困惑的民眾提供心理輔導及必要的聯動支援。

各家藥店、醫院內科及非營利組織與專門的精神科建立起聯絡關系,及早發現持續購買、服用安眠藥的抑郁癥潛在患者,幫助他們第一時間獲得專業治療。

  企業將心理健康列入體檢

按照日本現行的《勞動安全衛生法》規定,企業有義務每年組織員工參加健康體檢。現在,規定必須檢查的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糖測量和尿檢等常規項目。而在5月28日,隨著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了由“自殺、抑郁癥等對策研究小組”提出的五項自殺預防最新對策,今後,企業必須為員工進行的常規體檢項目中,將多增加一項“心理健康檢查”。

本報駐日本特約撰稿 張迪

鏈接: 美國 超時工作報酬加倍
    
美國在1937年制定的“合理勞動標準法”中就已經規定,超時工作要以高報酬來體現。也就是說,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以外的工作時數,雇主要付一倍半的工資。如果星期日工作,報酬加倍。從美國的公司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更願意用提高工作效率來代替加班加點。除了節省超時加班費,同時也免去了能源、保安等花銷,還能讓職工回家享受私人生活。

公司也負責對員工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並且不定期地舉辦講座、接通免費傾訴電話等。美國的公司一般給員工購買人壽保險,所以當有員工自殺的時候,通常由保險公司“埋單”,妥善解決賠償問題。

職場嚴禁欺凌行為

在美國的工作場所,嚴禁上下級以及工作人員之間的欺凌和性騷擾。美國職場反欺凌法律是該國勞工法的一部分,各州也從2003年起,紛紛制定相關法律保護工作者。該法律規定,在工作場所和學校,無論是語言或行動上侮辱他人、威脅他人和侵犯他人,都是非法行為,非法行為中也包括性騷擾。

歐盟 詳細規定加班時數
   
歐盟國家比美國對工作者的保護更進一步,對工作與加班的時間長度都作了嚴格規定,並多次在修訂法律時更新。該法律已經被全部成員國接受。

法律規定,每周每人工作/加班的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每24小時內(一日內)工作不得超過11小時;工作日中最長每6小時必須有一次休息;在七天為一個循環的工作日中,必須有24小時休息日;夜間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這些法律,涵蓋公有和私有制工作場所里的所有工作人員


·标签关键字:漲薪潮引發西方震動 中國出現“劉易斯拐點”? 乐趣文章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北美健康生活网 版权所有(c)2016 youlife.ca 加拿大大多伦多社区健康生活咨询平台
    技术支持:彩虹信息网络传媒 站长统计 YOULIFE